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竞赛小说 www.jsxs.net,最快更新杰斐逊总统最新章节!

    精彩看点

    到达费城————讨厌争论————约翰·迪金森的声明————大陆会议委员会成员————代表们的争论————脱离英国殖民统治————起草《独立宣言》————讨论理查德·亨利·李的决议————如何对待奴隶贸易————约翰·汤普森的故事————签署《独立宣言》

    杰斐逊整整走了十天才到达费城,于1775年6月21日参加了大陆会议。查塔姆勋爵威廉·皮特发自内心地说,与会成员们空前优秀。他们推理严密、聪敏睿智、善于总结。三十二岁的杰斐逊与其他几位年轻代表在同一个集体中工作[1],另外还有七十一岁的本杰明·富兰克林博士,七十六岁的爱德华·拉特里奇。几位老者常帮助年轻人。大陆会议的代表们代表着北美殖民地的所有选民。杰斐逊学识渊博,文采飞扬,有主见,一时名声大振。参加大陆会议的大多数人都支持他,认为他前途无量。谁也没有料到,杰斐逊并不擅长辩论。即使在民主讨论时,他也经常讲不好。一方面他声音沙哑,另一方面他生来就讨厌争论。

    杰斐逊写文章时见识超群,与别人争辩时却退避三舍。他当然知道议会辩论中有力的武器便是口若悬河、妙语连珠。无论在与人交谈还是开会时,他都将笔、墨水和纸摆在自己面前,看起来非常显眼,似乎要向人们表明————从十三个殖民地中选出的六十个代表中,他是名副其实的一员。杰斐逊工作能力强,很快取代了约翰·杰伊为大会起草文件。

    查塔姆勋爵威廉·皮特

    本杰明·富兰克林

    邦克山战役的消息传到费城,与会代表们认为必须发表声明,将这次流血事件公之于世。作为委员会成员,杰斐逊承担了起草声明的工作。出于对约翰·迪金森这位谦恭有礼、受人欢迎的绅士的尊重,同时从政治上考虑也不能太出风头,杰斐逊将自己的文章呈给约翰·迪金森,请约翰·迪金森帮助修改。约翰·迪金森勉强算是一位爱国人士,不太满意杰斐逊起草的声明。约翰·迪金森不愿惹是生非,做事瞻前顾后。他觉得杰斐逊的文章太过犀利,另外准备了一份自认为合适的声明。在声明最后的四个半句子中,约翰·迪金森引用了杰斐逊的话。仰慕杰斐逊的人认为,正是因为这四句半话,约翰·迪金森的文章[2]不再空洞无力。这四个半句子的内容意义重大:“我们并不想退出历史悠久的联盟。它的存在让各加盟地区快乐相处。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与英国言归于好。我们与联盟的关系还没有恶化到分道扬镳的地步。”

    约翰·杰伊

    邦克山战役

    约翰·迪金森

    一个月以后,因为文章写得好,杰斐逊又交好运。大会委员会的成员以所得总票数确定,然后再按他们各自得票多少排名。杰斐逊在大会委员会中排名第二,受大会委托为诺斯勋爵弗雷德里克的“和解提议”写回复。该回复以给弗吉尼亚议会的回复为蓝本。诺斯勋爵弗雷德里克爽快地接受了,杰斐逊感到十分满意。

    几天后大陆会议宣布休会,杰斐逊回到弗吉尼亚代表大会任职。后来,杰斐逊又被选为大陆会议代表,在所有代表中排名第三。

    在大陆会议召开之前,与会代表们就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统治、最终走上独立的道路是何人在何时提出的问题争论不休,浪费了许多时间。最终,所有可能看到的证据都搜集了,但结论未能得出。有人考虑与英国对抗的结果;有人焦虑不安,没有主见;有人意气风发,坚决要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。因此,大家很难形成统一的看法。在不同的情绪左右之下,人的情感体验有所不同。杰斐逊认为,北美各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日子为期不远,于是就公开声明各殖民地应该脱离英国,并阐述了继续处在英国压迫之下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灾难。真到了北美各殖民地要脱离英国时,杰斐逊的心情确变得沉重。他犹豫不决,看起来很不情愿。约翰·伦道夫是弗吉尼亚殖民地的检察总长,也是杰斐逊的亲戚,反对殖民地独立,1775年夏准备移民英国。杰斐逊友好而认真地给约翰·伦道夫写信,阐明了自己一些深思熟虑的想法,希望约翰·伦道夫在合适的时候将信呈给英国政府。杰斐逊不赞成人们争论,更反对无休止的混乱状态。杰斐逊说,英国“试图让我们冒着风险接受他们的援助。北美各殖民地要永远脱离英国统治,根本不需要他们帮忙。有些人仍然希望与母国重新统一,认为很难脱离英国。我就是其中的一员,非常愿意依靠英国。说得更清楚一点,我们不能依靠其他国家,也不能没有国家可依靠。我和其他人一样,绝不接受英国议会为我们设立法律的行为。事实表明,他们的行为十分卑劣。我真想亲手将整个英国的岛屿埋葬在海洋中”。以上是1775年8月25日所写的内容。三个月后,杰斐逊更加深情地写道:

    大英帝国拥有乔治三世这样的国王是一种极大的不幸……早期我们写了请愿书,只想表达一项诉求。我们的诉求没有得到重视,他的诉求又强加到我们身上。英王乔治三世应该明白,如果所有的殖民地都跟他对着干,大英帝国毁灭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。英国采取的措施迫使我们不得不马上与他们脱离。他们似乎唯恐我们不这样做。相信我的话吧,亲爱的国王陛下,我们十分热衷于与大不列颠结盟。我们不想通过欺骗或暴力的方式来宣告独立。我们所缺的是决心。这种决心正在国王陛下的亲手培养下迅速成长。或许一次血腥的运动能够决定我们未来永久的事业,可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运动。

    乔治三世

    1775年秋,杰斐逊参加了在费城召开的第二届大陆会议。1776年初,他回到家乡。1776年5月13日,他当选为弗吉尼亚殖民地的代表,去参加大陆会议。十年前,北美独立运动像冰川运动一样缓慢而有力,十年之后会迅猛发展。在大西洋西岸,托马斯·潘恩[3]的著作《常识》中的思想早已漂洋过海,在美洲广为传播,彻底唤醒了人们的意识。自从列克星敦和查尔斯镇的流血事件以来,法尔茅斯被烧毁,诺福克被炸。乔治·华盛顿围攻波士顿取得了胜利,像法兰西人或西班牙人一样,是英国的劲敌。乔治·华盛顿已不是英国的叛逆者,而是彻底与英国决裂,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北美人。如果殖民地不能彻底与英国决裂,那么参加大陆会议的所有人都免不了面对绞刑的绳索。这些时代的佼佼者,无论是军人还是市民,都到了生死关头,要么争取殖民地的独立,要么被绞死。弗吉尼亚代表已向大会提议,宣布“所有殖民地团结起来,争取自由和独立。”1776年6月7日,理查德·亨利·李[4]也向大会提交了同样的提议。1776年6月8日和6月10日的辩论中,杰斐逊说,各殖民地的确“还没到成熟得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的程度,但它们正在快速达到那种程度”。为了节省时间,防止争论不休,大会于1776年6月11日成立《独立宣言》起草委员会。辩论时总得给思想“落后者”一些时间赶上思想“超前者”。为了达成一致,大家一直辩论到1776年7月1日。《独立宣言》起草委员会成员按得票总数排名,依次为托马斯·杰斐逊、约翰·亚当斯、本杰明·富兰克林、罗杰·谢尔曼、罗伯特·R.利文斯顿。

    列克星敦流血事件

    波士顿之战,乔治·华盛顿将军接受伯戈因将军投降

    一百多年来,美国人在孩子启蒙教育阶段就告诉他们,《独立宣言》是杰斐逊起草的。《独立宣言》最初的手稿后来存放在美国国务院。除了本杰明·富兰克林和约翰·亚当斯做了几处语言上的修改外,《独立宣言》的内容都出自杰斐逊的手笔。这份宣言的草案最终以杰斐逊所拟为准,提交大陆会议讨论。多年以后,约翰·亚当斯谈起杰斐逊是如何成为这份重要文件的起草者时,说法与杰斐逊本人有点不同。这种小小的差别根本不重要,就像有经验的律师处理案件时,期望从两个诚实的证人证词中发现不一样的地方。有些内容因天长日久而记错了,有些因没有备忘录的帮助想不起来了。杰斐逊的说法似乎更可信,但有待进一步证实,因为叙事者都认为自己说得最准确。

    理查德·亨利·李

    杰斐逊说,在委员会会议上,同事们一致同意让他起草宣言。万般无奈之下,他只得担此重任。草案完成之后,杰斐逊又向本杰明·富兰克林博士和约翰·亚当斯先生征求修改意见。他们“只做了两三处语言上的改动”,“修改意见就写在字里行间”。《独立宣言》起草委员会通过了该草案。杰斐逊又照原文抄了一份,提交大陆会议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值得商榷。为什么《独立宣言》起草委员会名单上杰斐逊的名字排在第一,而没有理查德·亨利·李的名字?理查德·亨利·李是决议的最初倡导者。按照大会礼仪,他应该担任大会主席。对此有很多说法,其中有的是讲述者根据自己的嗜好杜撰的。不过,可以肯定的是,当时杰斐逊没有政敌,所以是完成这份特殊而艰巨的起草任务的最佳人选。激烈的争辩中,杰斐逊能很好地调控情绪,从来不发怒,也不激怒别人。

    当时杰斐逊所在的著名集体内派系林立。各派不乏阴谋诡计,少不了拌嘴斗舌,充溢着人类不和谐的因素,时常让人心痛不已。其中就有反对乔治·华盛顿的派系。人们都怀疑是约翰·亚当斯和弗吉尼亚贵族气十足的利斯在从中作梗,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