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竞赛小说 www.jsxs.net,最快更新两汉社会生活概述最新章节!

    服饰

    人类为着防御寒冷,就发明了衣服。中国古代人穿的衣服,由宽袍大袖、繁缛装饰,经过改进,变为便利于工作的服装。当然称体合用的衣服,总是美观的。

    古代地主、贵族们多是“峨冠博带”,宽衣大袖,这是为了表示其豪华和尊严,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分别得非常严格,所以他们上朝和祭祀所穿的礼服上,就有日、月、星、辰、山、龙、华虫、藻、火、粉、米、黼黻等不同的花纹,各有其象征意义,共十二章。皇帝服用的是全份十二章,诸侯三公所服用的是自山、龙以下八章,九卿以下所服用的是华虫以下六章。头上戴的冠冕,也有不同,以此区别爵位等级。[1]

    平常人所穿的,除上衣下裳以外,就是襜褕了。襜褕亦名襜襦,上下相连,是无里的禅衣。《释名》说:“禅衣,言无里也,属也,衣服上下相连属也。荆州谓禅衣曰布,言其襜襜弘裕也。”襜褕是长袍式的衣服,虽穿着比上衣下裳要简单一些,但仍然不便利于工作,所以汉高祖的谋臣叔孙通要演习典礼,“乃变其服,服短衣制”。西汉中期的一个刺史朱博,看到“功曹官属,多褎衣大袑(大绔),不中节度”,掾吏穿着过长的拖地服饰,遂“皆令去地三寸”。[2]从这一点可以看到,宽衣博带是官吏穿上逢迎长官的衣着,登堂时还要摄衣,何况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穿上就更不方便,甚至妨碍操作了。

    汉代禅衣

    长沙马王堆出土汉素纱禅衣

    祖国的人民是聪明智慧的,而且各民族之间能互相学习、融汇众长的。因此早在战国时期,燕赵和荆楚人民效法北方胡人穿短衣服、便于骑射的风俗,这就是传说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。胡服到后来就演变成为“褶裤”的制度了。当时赵的战士们为了壮观好看,身上穿褶裤;头上要戴赵武灵王的儿子惠文王(名何)所制定的帽子,帽子上插五色翎翅,即所谓貂蝉“惠文冠”;腰间还要束上具带,用铜做的带钩叫作“师比”,把腰紧扎起来,带一柄长剑;脚穿靴子。古人只穿履(鞋),没有靴,靴子是由学习胡俗而来的。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说:“宽饶初拜为司马,未出殿门,断其禅衣,令短离地。冠大冠,带长剑。”这样的服饰如果图画起来,俨然一个汉代武士的形象。今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的大批兵马俑,虽早于汉代,但犹可借以想见汉代战士雄伟壮观的形象。

    赵武灵王改变旧制,提倡穿胡服,是为了动作便利。他有句名言,就是:“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,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。”[3]后来从汉魏到六朝,人民因为穿着便于工作,就互相习用,把它简化,上面穿的短衣叫作褶,下面穿的叫作袴[裤];因为袴[裤]脚肥大,有时用丝绦把它捆束起来。三国时汝南吕范,避乱寿春,要在孙策下从军,“便释褠着褶袴[裤],执鞭诣阁下启事”。策授以都督之职。褠就是单衣长袍,像襜褕式的衣服;褶裤是武士穿的衣服。这就是说褶裤本来是武士和劳动人民所穿的衣服,后来便变成为由官吏到市民所习用的褶裤式的衣服制度了。[4]女子的衣服,上面穿的短衣叫作褂,下面穿的叫作裙。

    农民服装

    (束髻,穿短袖长襦,草鞋)

    文吏服装

    (穿裤裙,束带,戴冠帻,内穿中衣)

    市民燕居服装

    (发在头顶为中心结,包发巾,加抹额,穿襜褕,束大带)

    仕女服装

    (高髻,穿花襦,褂裙曳地)

    汉代衣服是外衣有襟无领,内衣才有领。领有方领、圆领之分。一般人穿的是圆领;只有知识分子(学者)穿的是方领,还要迈着矩步。后汉马援的哥哥马况以豪贵自居,要高人一等,就做出这种文绉绉的样子。[5]隋萧该《汉书音义》说:“颈下袘衿,领正方,学者之服也。”表示是一种特殊的阶层。

    劳役人服装

    (束发,穿衫、裤,着臂褠)

    厨役服装

    (戴小帽,扎带,穿襦、裤,着褠)

    劳动人民为了爱护衣服,便于工作,两只袖子加上“绨”,可以说是袖衣,即今天群众常用的护袖。裤子的膝盖上还加上用皮做的“蔽膝”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记载:馆陶公主迎汉帝,“自执宰敝膝,道入登阶就坐”[6]。 馆陶公主的侍臣董偃“帻傅”。可见当时一般宫奴官婢都是穿着“绨蔽膝”的。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不得意的时候,在临邛和他的妻子卓文君当垆卖酒,“身自着犊鼻裈,与庸保杂作,涤器于市中”[7]。犊鼻裈,就是在裤子外边加上围裙,即崔豹《古今注》上所说的“攘衣厮役之服”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韦昭注:“析薪为厮,炒烹为养。”养就是炊事员,所以犊鼻裈指做饭时所穿的衣服。

    辽阳三道壕汉墓辘轳井壁画

    衣服做好了,不穿时,要存放在箱子里。用皮做的箱子叫作韦笥,黄韦缘巾;用竹木做的叫作严具,以帛或粗布作里。农民所用的大半是竹木做的箱子。

    关于衣服的颜色,在秦代,官吏所穿的衣服主要是黑色,到了汉代,因为改变服色,官吏所穿的衣服多半是绛色或深黄色。如汉光武初起兵时市兵弩,所穿的是“绛衣大冠”。一般劳动人民所穿的多半是皂色衣服,或白色的裤子,头上哪能有帻,不过用布来裹头而已。还有那些作城旦舂充劳役从事手工业劳作的刑徒,穿的是赭色的衣服,背上还要用黑笔写上他们所犯的罪状(名)。到了东汉后期,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压迫,犯罪的人越来越多,每个工地的刑徒从几千人到数万人,赭色的衣服几乎办不过来,所以当时就有讽刺统治者“时无赭,浇黄土”[8]的歌谣了。

    汉朝统治者所穿的衣服种类非常之多,但是劳动人民还是衣犬马之衣,甚至于有衣不蔽体的。如五原的农民,冬天无裤可穿,就卧在屋内草堆、毡毛之中来御寒冷,几乎不能出户。守西北边塞的士卒,因为手中无钱,就把官府中所颁发下来的旧战袍卖掉充饥。又南朝宋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记载:“刘寔少贫,共糠饭,绳索作衣。”卖手搓制的绳子来度日,而口诵诗书不辍。人民生活的痛苦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古代虽然“凿井而饮”,但因为器具不足,凿井很不容易。汉代陶器中,有陶井的模型。井凿深了,还需较长的绳子,所以有“绠短汲深”之说。大量用水,尚不很方便,洗濯衣服就要有一定的时间。从汉到唐,风俗习惯相差还不很远,因之唐人有“九月寒砧摧落叶,十年征戍忆辽阳”的诗句。由于秋风来临,天气变冷,要洗濯更换衣服,就想起远方的征人来了。

    晒晾衣服也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。《晋书·阮咸传》说:“咸字仲容,陈留人。时俗七月七日晒衣服,咸之宗族于庭中罗列衣服。咸贫无物,乃脱犊鼻布裩,以竹竿挂之,人问故,答曰:‘不能免俗’。”这可为没有衣服的人做“解嘲”了。

    古代少年儿童只把头发束在一起,绾成一个发髻。男子到了20岁以后才可以戴冠,叫作“及冠”。女子到16岁以后束发用笄,叫作“及笄”。笄系用木制或骨制,讲究的则用玳瑁或铜制作,甚至用金制作,饰以珠翠,叫作金钗。汉代的男子们为了简便,就开始不戴冠而用帻了。帻是用绸或布做的。《释名》说:

    头饰笄、身着蚕服的汉代皇后

    帻,迹也,下齐眉迹然也。或曰兑,上小下大,兑兑然也。或曰帻,形似帻也。贱者所着曰兑发,作之裁过发也。或曰牛心,似之也。

    大概帻较长,用它把头发束在头顶当中,好像一个牛心,在汉画像石上可以看到这样的痕迹。

    至于脚下穿的鞋履方面,《释名》说:“复下曰舄,禅下曰屦,冬则用皮。”这是指一般市民所穿的鞋。劳动人民穿的大都是草鞋,俗名叫作“不借”。因为时常穿用,故不能借人。有时或着木屐。人们穿衣着履,主要考虑经久耐用,即《急就篇》所谓“完坚耐事逾比伦”也。

    食品

    人们生在社会上,维持生活主要靠的是吃饭穿衣,即所谓“一日无食则饥,一日无衣则寒”。到汉代,农业生产的五谷杂粮有黍、稷、稻、粱、大豆、小豆、麦、麻、苽等类。其中黍黏的叫作黍,不黏的叫作稷;稻黏的叫作糯,不黏的叫作籼和粳。[9]品种已相当丰富。再加上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,把中国的铁器、炼铁技术以及凿井开渠的方法传到西方,又把西方的葡萄、苜蓿、安石榴、胡萝卜等食品带回到汉朝,丰富了人们食品的品种,增加了营养。

    当时一般农民所饮食的,只是葱汤麦饭。他们的家庭园子里种有葱、韭菜和白菜。后来又从东南亚传来大蒜。当然,冬天已经能够在温室中燃火种菜,那是为统治阶级所享受的。

    调味品已有酱和盐豉。食品制作有煎、煮、燔、炙、腌、腊种种方法。炙就是将整个的猪羊,用火来烧烤,烧烤熟后,各人用刀子割下来吃。这是胡貊人的一种食品制作和吃法。[10]

    主食除了粥饭外,就是面粉所制成的饼。饼也称胡饼,是从外地传来的食品样式,炮制方法经过祖国人民改进而发展起来。到汉代,饼的种类已相当多。《释名》卷四说:

    饼,并也,溲面使合并也。胡饼作之大漫沍也,亦言以胡麻着上也。蒸饼、汤饼、蝎饼、髓饼、金饼、索饼之属,皆随形而名之也。

    索饼就是把饼切成细条,好像现在的切面。晋代文学家束晳曾作过《饼赋》说:“弱如春绵,白如秋练,气勃郁以扬布,香飞散而远遍。行人失涎于下风,童仆空嚼而斜眄。”形容了蒸饼不但香气扑鼻,而且颜色洁白漂亮,使人看见就想吃。当然,这是一般平民所吃不到的。后来,做饼又发明了各种各样新的方法和式样,如《齐民要术》上所载的烧饼、馅儿饼(髓饼)等。水引馎可能是拨鱼,即馄饨之类。还有用“稻米屑或面粉搦团,可长八寸许,屈令两头相就,膏油煮(煎)之”的膏环,相当于现在的炸麻花和炸油圈(北京称焦圈)。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,群众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,用“菰叶裹黍米,以淳浓灰汁煮之烂熟”,称为粽子(一名角黍)。其他的种类,就不再一一多举了。

    在汉代,豆制品也发展起来。西汉淮南王刘安,和他的幕客们发明“磨豆为乳脂,名曰豆腐”[11], 遂成为人民很重要的食品。

    汉代人最喜欢喝酒,酒量也很大,所谓淳于髡一斗亦醉,一石亦醉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说:“销忧莫如酒。臣朔所以上寿者,明陛下正而不阿,因以止哀也。”因之汉武帝“复赐酒一石,肉百斤”。当时君臣朋友之间,凡有宴会,无不举酒相庆,成为社会上的一种礼俗和习惯。就是市集上以及边塞上,买卖田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